“醫療廢物”用共享汽車轉運?
用戶擔心存在安全隱患,記者調查未發現異常
醫療垃圾是指由醫院產生的污染性垃圾,如棉球、紗布、一次性醫療器具、過期藥品等,如果處理不當,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也可能成為疫病流行的源頭。
11月5日,成都市民劉強(化名)向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反映,他開車途經琉璃一街科創路路口時,發現兩名身著藍色制服的男子,開著共享汽車轉運用黃色密封袋裝著的疑似“醫療廢物”的東西。
劉強很納悶,醫療廢物不是應該由符合標準的專用車輛運送嗎?為什么眼前卻是共享汽車?
這些人到底是誰?運送的東西是否是醫療垃圾?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偶遇
共享汽車搬出黃色密封袋
疑似“醫療垃圾”
11月5日中午12點過,劉強駕車經過琉璃一街與科創路交叉口時,發現路邊正停著一輛大貨車,車身寫著“醫療廢物轉運車”。身著橙色制服、戴著口罩的工人正往車內搬著一袋又一袋疑似“醫療垃圾”的物品。
而在這輛貨車后方,停著一輛號牌為“川A46xxx”的“GoFun”共享汽車,兩名身著藍色制服的男子,正將后備箱中的幾個黃色密封袋提出來,轉運到貨車上。出于求證和質疑,劉強將車輛調頭,準備近距離地上前看看兩個男子在做什么。
劉強用手機拍下了現場的照片,記下共享汽車車牌和兩名男子的舉動后,他準備下車詢問,可這時前方路口綠燈亮了,后方司機不停按喇叭催促,他只得將車開走。
由于走得比較急,他也沒看清楚兩名男子是哪家醫院或者診所的。后來,他將這件事反映到共享汽車客戶服務熱線,并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熱線進行投訴。
憂心
醫療垃圾存在安全隱患
用車還安不安全?
劉強告訴記者,之所以拍下這一幕,是因為他很擔憂,國家對于醫療廢物的轉運是有嚴格規定的,比如收集、運送、貯存、處置這些詳細標準,“但共享汽車不一樣,用它來轉運醫療廢物,下一個用戶怎么辦?”
劉強平時也要使用共享汽車,比較注重車內的衛生和健康,“結果遇到他們轉運醫療廢物,想到就來氣。”他強調,自己即便是作為一個普通市民,也深知這些醫療廢物存在的隱患。
兩名藍色制服的男子,轉運的是否為醫療廢物,會不會是其他東西?劉強說,自己能夠保證當時他們轉運的就是醫療廢物,“黃色密封袋和轉運車上的一模一樣,又是由他們帶到車上,不是醫療垃圾是什么!”
調查
附近診所藥店醫院眾多
廢物收集有專車
11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劉強所說的琉璃一街與科創路交叉路口,守候一段時間,沒有見到相關車輛。
記者沿著各個路口走訪發現,附近小診所和美容機構眾多,基本上每隔三十米就會有一家,包括藥店、牙科、醫美以及動物診所等。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診所,幾乎每家工作人員都告知,診所內對于醫療廢物的收集和處理都有嚴格規定,而平時,定期會有一輛貨車停在路口,負責整個區域的醫療廢物收集。
談及如何轉運這些醫療廢物,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用手推車或者其他工具運輸,但沒見到過用共享汽車的。
一名在路口負責清掃工作的環衛工告訴記者,平時確實會有一輛專門負責收集醫療廢物的貨車停在路口,以前是停在琉璃一街路邊,因為現在那里正在施工,所以現在停在十字路口的位置。
隨后,記者聯系上該共享汽車公司。工作人員告知,醫療垃圾是不允許用共享汽車轉運的,它存在隱患,比如有氣味兒,對車內環境有影響,“如果在車后面放了這些醫療垃圾,下一位客戶要放行李、貨品之類的,肯定會造成影響。”
規定
醫療廢物轉移有嚴格標準
違者將處以罰款
那么,如果真有共享汽車轉運醫療廢物一事,將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根據國務院2003年實施、2011年修訂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會受到處罰。比如,未對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的人員和管理人員采取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的,對使用后的醫療廢物運送工具或者運送車輛未在指定地點及時進行消毒和清潔的等。
其中,《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醫療廢物貯存設施或者設備不符合環境保護、衛生要求的,未將醫療廢物按照類別分置于專用包裝物或者容器的,以及未使用符合標準的專用車輛運送醫療廢物或者使用運送醫療廢物的車輛運送其他物品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楊濤)
關鍵詞: 醫療廢物